在成佛的道路上,未來佛陀花了很多年時間避免快樂並增強忍受不適的能力。 他和當時的許多人一起修行苦行,或者說 小吃。 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熱”,因為苦行修行的一種形式涉及在正午炎熱的陽光下冥想,有時還被四堆火包圍(只是為了讓事情變得更加激烈)。
這種事在我們現在看來很奇怪,但在當時卻在某些精神追求者中風靡一時。 他們明白快樂和幸福與肉體的弱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並相信要獲得解放,心靈必須完全控制身體。 未來的佛陀一度對此深信不疑,做了一些事情,例如屏住呼吸直到疼痛難忍,把頭髮和鬍鬚連根拔掉,睡在荊棘床上,並以極端的齋戒來挨餓。 根據他自己的說法,除了讓自己瀕臨死亡之外,他從這一切中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另請閱讀:
當他意識到這些都是徒勞無功之後 小吃 在練習中,他開始反思自己哪裡做錯了,以及下一步可以嘗試什麼。 答案以童年的記憶的形式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坐在樹蔭下,看著父親犁田,他就陷入了一種平靜、警覺、喜悅的自然冥想狀態。 回想起來,他意識到雖然他一直害怕冥想中產生的快樂,但這種快樂其實是完全有益的。 他問自己:
“為什麼我害怕那種快樂,因為它與感官快樂或不善巧的品質無關?” 然後我想:“我並不害怕那種快樂,因為它與欲樂或不善巧的功德無關。” [Mahāsaccaka Sutta, MN 36]
他突然意識到,這種輕鬆、不執著的幸福狀態有一種強大的力量。 事實上,他想知道這是否是他一直在尋找的精神覺醒之路,當他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的直覺毫不含糊地告訴他:“是的,這就是覺醒之路!”
雖然我說古印度的苦行修行讓我們覺得很奇怪,但現代人的長時間工作、對休息時間感到內疚、剝奪自己睡眠的習慣中,有一些佛陀時代苦行僧的精神。我們可以提高生產力。 古人和我們今天的許多人都相信,透過讓自己習慣於當下的痛苦和自我否定,可以實現長期目標(一種情況是啟蒙,另一種情況是「成功」)。 確實,有時我們必須做短期內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它們會帶來未來的回報。 但有時我們只是被誤導了,我們現在所承受的痛苦只是為未來的安逸和幸福而付出的首付,而這些安逸和幸福永遠不會真正到來。
現在你可能會想:「等等! 那麼,佛陀是反對苦行的,而他和他的出家弟子卻吃著別人的剩飯,衣衫襤褸,不聽音樂,睡在樹下,除了袈裟和乞缽,一無所有? 那是什麼事? 讓我解釋。
早期佛教僧侶的生活方式無疑是簡樸的。 當時他們並不住在有組織的修道院裡——那是很久以後才出現的——正如我所描述的,他們的生活非常簡單。 然而,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自我懲罰。 他們試圖讓生活變得簡單,這樣他們就可以專注於精神修行。 他們不害怕快樂或幸福本身,只是害怕來自感官吸引力的快樂和幸福,這些吸引力會吸引他們進入家庭生活,遠離全時正念和冥想的生活。
請記住,佛陀已經認識到,他不需要害怕快樂和喜悅,這些事物都有善巧的形式,而來自冥想的快樂和喜悅實際上是道路到覺醒。 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我一直最快樂的時候就是閉關的時候,過著極其簡單的生活,很少有言語交流,有很多冥想的機會,責任很少,但有很多事情。是時候在大自然中靜靜地行走了。 這與為我的孩子提供出租車服務、支付賬單、兼顧全職工作和維護我的房子及其院子的壓力巨大的工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早期修道院社區過著簡樸的生活,但也面臨挑戰。 許多僧侶和尼姑懷念家庭生活和性活動,這是人們還俗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對其他許多人來說,這是一種非常快樂的生活。 他們過著平靜、充滿愛和欣賞的生活。 冥想是其中的一部分。
儘管冥想應該是令人愉快的,但許多當代冥想者並沒有這樣的體驗。 因此,值得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將禁慾主義的元素帶入我們的冥想中。 我們是否將其視為「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一項任務,其中缺乏樂趣證明了它的價值? 我們是否認為它是一件不太令人快樂但會在未來帶來快樂的事情之一?
如果我們想知道冥想中是否缺乏樂趣,我們可能會認為可能需要某種先進的冥想技巧才能使我們的靜坐練習變得愉快,或者我們可能需要某種心理治療的突破。 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放鬆一點,不要把自己看得那麼嚴肅。 我經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抑制了快樂?” 在這個問題之後,我可能會注意到身體有輕微的緊張,然後讓它軟化。 我可能會注意到我態度的嚴肅性,或對結果的追求,然後就放棄它。 一旦這些事情發生,喜悅就會升起。 就好像它一直在那裡,等待我足夠放鬆去注意到它。 快樂如此容易找到真是太棒了,因為當冥想是快樂的時候,我們發現自己想要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它。
試著把快樂視為永遠存在,等你去發現。 問問自己,“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抑制了快樂?” 在冥想和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嘗試這樣做。
Wildmind 得到了贊助商社群的支持,他們可以訪問我過去開發的 40 多個冥想課程,還有在線上一起練習的機會。 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