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演員喬治卡林稱傳統「只是來自死者的同儕壓力」。 今天,死去的白人擁有優勢。那些主張傳統必要性的人常常被視為反動分子。另一方面,進步卻受到慶祝。然而,進步的理念本身依賴於傳統。 [ * ] 大多數人都會同意進步的力量和傳統的力量必須平衡,但確切的平衡點通常是有爭議的。
你可能對這部音樂劇很熟悉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永恆地描繪了 1905 年左右俄羅斯帝國小鎮上的生活。故事圍繞著泰維展開,泰維是一位虔誠的猶太送奶工,他是一個家庭的族長,這個家庭有幾個麻煩的女兒。 作為一個角色,特維充滿了幽默、機智和溫暖。 他的情感是原始而誠實的; 他的大女兒們一一違反傳統,選擇自己的丈夫,而不是服從媒人延特。 特維不情願地允許他們為愛情結婚,儘管這不是傳統所規定的。 在他的憤怒中,他基本上得出結論,傳統更多的是為了維護其價值觀和原則,而不是堅持舊的方式。
耶穌在某些情況下說了同樣的話,但不像今天聽起來那麼幽默。 根據傳統,休息日禁止做哪怕是最少量的工作。 有一個安息日,門徒們餓了,「摘麥子」吃掉。在當局看來,「摘」麥穗本身並不違法,但卻是收割的先兆,是收割的先兆。打穀和揚糧。最糟糕的是,門徒們不知何故吃了穀物。安息日準備的所有食物都是神聖的,只能由祭司吃。因此當局指責耶穌的門徒違反了律法,而耶穌本人也違法了在聖日,因為早些時候他治癒了一個枯手的男人和一個殘疾的女人。耶穌本可以指責當局誤解了法律,並像任何好拉比一樣爭論。相反,他說安息日是為人(人類)設立的,而不是安息日的人。他知道照顧自己和幫助有需要的人始終是必要的,並宣稱 他 是安息日的主,不是律法。
耶穌所體現的傳統觀與其他對傳統的深思熟慮的批評是一致的。 傳統不是靜態的、固定的名詞,而是動態的、創造性的動詞。 這是原則的實踐,而不是規則手冊或行為準則。 我們記得我們最喜歡的老師,與其說是因為他們所教導的事實,不如說是因為他們激發了我們對學習的熱愛,以及他們如何教導我們思考。 正如T·S·艾略特在他的著名文章《傳統與個人才能》中所說,「傳統不是權威的惰性重量,而是當我們懷著辨別力和敬畏之心閱讀時,滲透並塑造詩人和我們思想的活生生的原則。”
一系列傳統和藝術方法,包括猶太和俄羅斯民間藝術,影響了馬克·夏卡爾。 如果可憐的送奶工特維耶每次與某人聯繫時都會有一個盧布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與夏卡爾的 提琴手他會成為一個非常富有的人。 我喜歡這幅畫與音樂劇、耶穌和其他對傳統有鑑賞力的批評家的共鳴; 我以前沒有想到這一點,也沒有研究過批評者,但現在看來這是顯而易見的。
請注意,小提琴手的一隻腳位於一座小農舍和村莊其他地方的屋頂上方,另一隻腳位於一個類似地球的地球儀上方:一隻腳位於傳統的核心之上,另一隻腳位於更廣闊的世界之上。村莊。 夏卡爾對傳統與現代以及個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的興趣透過一隻腳踏入兩個世界、懸在空中來表達,就像特維耶一樣。
傳統從來都不是固定的或最終的,並且總是有爭議的。 否則就是傳統的主義另一種意識形態。 我們不斷地重新評估我們的傳統,並且經常懸而未決,試圖找出該相信什麼。 如果我們相信絕對真理,例如上帝的概念,那麼我們對該真理的理解就不是絕對的。 它在每個歷史時期都有不同的形式。 隨著環境的變化,以前隱藏在傳統中的新可能性就會出現。 真理不會改變,但我們對它的感知和理解會改變。 懷疑和抵抗可以推動傳統的演變,就像照顧和培育花園有助於它蓬勃發展一樣。 沒有挑戰和變革,傳統就會枯萎和褪色。
就像夏卡爾筆下的小提琴手一樣,特維在愛情與傳統之間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艾略特會說這需要天賦。 耶穌會說這符合傳統。 特維說:“親愛的,這是一種新風格。另一方面,我們的舊方式曾經是新的,不是嗎?”
筆記包括閱讀
」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 – 線上完整腳本:https://www.bournplayers.org.uk/Fiddler/doc/script.pdf
夏卡爾 – 插圖 – Rainer Metzger、Ingo F. Walther (2016)。
* 進步的觀念本身就有傳統, 與進步本質上與傳統相對立的普遍看法相反。 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和進步意識形態源自於早期傳統,包括古希臘和羅馬哲學、猶太教和基督教、中世紀學術、伊斯蘭黃金時代和文藝復興。 今天的批評者認為,在文化上,我們靠著進步的「果實」為生,卻忽略了維持進步或引起爭議的「根源」。 例如,請參見 Patrick Deneen 的 自由主義為何失敗 (2018)和他的回應, 政權更迭:為了後自由主義的未來 (2023),以及西蒙娜‧威爾的永恆經典《T》他需要根源。
“安息日摘穀物” – 馬太福音 12:1-8; 馬可福音 2:23-28; 路加福音 6:1-5。 猶太註釋新約 有趣的是:安息日禁止的三十九種工作包括收割,但沒有明確的採摘。 – 另請參閱 才幹的比喻馬太福音 25:14-30。 根據新約學者伯納德·布蘭登·斯科特的說法,天賦代表“傳統”,而這個寓言本質上是關於傳統的未來。 為了回應《妥拉》,《密西拿》教導說:“判斷時要小心……並在法律周圍築起柵欄。” 這種方法的例子是僕人埋葬自己的才能,從而「圍住」傳統以防止其流失。 相較之下,另外兩個僕人則投入了自己的才能,從而「贏得了未來」。 於是,主人譴責了這個膽怯的僕人,宣稱:“毫無價值!把他扔到外面的黑暗裡去,在那裡他會哀哭切齒的。” 傳統會發展或消失。 — 那麼請聽這個比喻 (1989),223-235。
傳統作為一種生存原則— 對猶太人來說,口頭妥拉(塔木德和米德拉什)與書面妥拉(希伯來聖經)同樣重要。 他們根據時代來解釋兩者。 神學家大衛·本特利·哈特(David Bentley Hart) 在談到耶穌基督時寫道:「人們甚至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傳統只有透過顛覆的時刻才能揭示其秘密,正是因為它本身本質上就是一種顛覆。” ——摘自《傳統與顛覆》一文 犁季刊 (22 年 6 月 3 日),改編自 Hart 的書, 傳統與啟示錄:論基督教信仰的未來 (2022)。)
《傳統與個人才能》 – TS 艾略特 (1919, 2023)。 只有藉鏡傳統,創新才有可能。 文學傳統不斷發展、改變、變得不同。 藝術品是看待過去的新方式。 「有意識的現在是對過去的認識,而對過去的認識無法以這種方式表現出來。」 比較大衛·本特利·哈特(David Bentley Hart)(上圖),他將信仰定義為「讓過去在當下重生的意願,比已知的更多,以及讓現在由尚未揭示的未來塑造的意願」。 傳統與啟示錄, 188.
“……不信任和反叛傳統的傾向……” ——愛德華‧希爾斯(Edward Shils),一位有影響力的傳統與現代理論家, 傳統 (2006)。 「放棄傳統應被視為新出發的成本;保留傳統應被視為新出發的好處。(成本效益分析不能應用,除非非常模糊。)」 – 330。
傳統必然的不完整性。 ——十九世紀文學神學家喬治·麥克唐納:「任何啟示都只能是片面的。其不完整的真相激起了人們了解更多的慾望。如果它阻礙了發展和成長,那麼它就是一個虛假的啟示,與一切作鬥爭。”人類存在的神聖法則。” – 無言的講道系列 II(Kindle 版),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