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於西元前 551 年左右出生於中國魯國,當時正值道德淪喪時期,孔子為他的社會帶來了急需的道德復興,至今仍激勵著我們實踐和諧與公正的生活。 關於他童年的記載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成為了一位多才多藝的教師、政治家和哲學家。 他的言論和對話——收錄於 論語 他死後,他的學生們重新提出了自律和仁慈的價值。
他的生日是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台灣的慶祝日是 9 月 28 日。這個節日以黎明儀式開始,其中部分儀式可以追溯到近 3000 年前。 被稱為「和平之聲」的儀式舞蹈、服裝和儀式音樂向這位一生和智慧造福個人和社會的老師表示敬意。
根據本書作者麥可舒曼的說法 孔子「孔子的教義具有永恆性和普遍性,無論你的國籍、種族或宗教信仰如何,它都有意義。孔子是一個對未來和過去一樣重要的人。” 當孔子寫道:「齊而治之,天下如一家」時,我們就看到了這種相關性。 他設想了一個以音樂和文學為門戶的和平世界。
引號
「立志於真,堅守德,靠慈,樂於藝」。
——孔子在 論語
“吃粗米,喝水,曲臂當枕,即是幸福。不道德的富貴,不過是浮雲。”
——孔子在 論語
「以德行政的人,好比北極星,守住自己的位置,眾星都歸向它。”
——孔子在 論語
精神實踐
這句話也來自 論語《聖人有九心:眼明,耳明,面色,親切,儀態,謙卑,言語,信,事,恭敬,疑,問,怒,謹慎;面對獲利的機會,道德。” 今天就從這九種狀態中選擇一種來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