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聽到佛教徒談論“無為”。
我對這個表達非常懷疑。 事實上,我認為這絕對沒有幫助,因為這會讓人感覺啟蒙是發生在很遠很遠的地方的事情。 “無為”成為一種神秘領域——某種神秘的實體或形而上的現實。 有時人們稱其為“絕對”。
為什麼我對無條件的持懷疑態度
當我發現著名的佛教關於苦的教義:有普通的苦、逆轉的苦(例如失去)和“有為存在”固有的苦時,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但並沒有這樣說。
事實上,教義說,有(按這個順序)不可避免的身體痛苦(第一個箭頭),我們通過對第一種痛苦做出反應而創造的痛苦(第二個箭頭),以及如果我們試圖沉浸在自己身上就會遭受的痛苦將快樂作為對其他形式痛苦的逃避(我稱之為“第三支箭”)。
災難性的錯誤
我自己的老師桑伽羅什塔(Sangharakshita)犯了一個我認為是災難性的錯誤,他說“存在有為的實相和無為的實相——或者更簡單地說,有有為的和無為的。”
但不可能有兩個現實。 儘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同一個現實,但這些事物中只有一種可能是真實的,也許這就是他的意思。
僧伽羅克希塔(Sangharakshita)將“無條件”大寫的習慣(許多其他人也有這種習慣)強化了這個詞指代非常特殊和抽象的東西的想法。 如果你說“在現實中”,你只是在描述發生的事情。 如果你說“在現實中”,則有非常不同的含義。 我們開始想知道這個“現實”在哪裡、是什麼。
參見《調試佛法源代碼》系列其他文章:
這個術語是什麼?
讓我們看看這個表達,“無條件的”或“無條件的”,甚至(上帝保佑我們)“無條件的”。
它的關鍵發現之一是一首著名的烏達那詩句的翻譯:
諸比庫,有無生、無有、無為、無為。 諸比庫,如果沒有不生、不生、不造、無為,則無法辨別出從生、不生、造、有為的一切。 但既然存在不生、不生、非造、無為,那麼就可以從生、生、造、有為中辨別出一種逃避。
經典中還有其他幾個地方也有這句話。
這段經文總是以形而上學的方式來解釋——就好像佛陀在談論不同的世界一樣。 “無為”現在聽起來更加神秘,因為它還伴隨著其他術語:“非生、非生、非造”。 多麼神秘啊! 佛陀肯定是在談論某種超凡脫俗的境界,而不是我們所處的境界——我們出生、形成的世界等。
它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首先請記住,巴利文沒有直接或間接冠詞。 經文只是說:“無生、無生、無為、無為”。 這聽起來已經很不一樣了。
這四個術語(不生、不生、不造、不為)是同義詞,所以 無行“無條件的”或“無條件的”)與“非製造的”意思相同。 桑哈塔 可以表示“製造”或“生產”等 無行 這裡可以簡單地表示某事物尚未形成或不再存在。
在《相應部》中,佛陀實際上解釋了他使用“非受造”一詞的含義(無行)。
“比丘們,什麼是非受造的? 貪斷、瞋斷、痴斷,是名無為。”
所以現在我們的心態是“非生、非生、非造、 未創建的”。
創造或摧毀精神狀態
我認為,這實際上是佛陀所做的非常實際的陳述。 他只是說,事物(特別是他最感興趣的痛苦體驗,以及造成痛苦的心理狀態)有時是被創造的,有時卻不是。 它們可以被“消滅”。
他的意思是因為苦難可以 未創建 或被摧毀,從而可以逃避痛苦的經歷。 如果我們可以製造痛苦,那麼我們也可以 不是 製造痛苦。
如果我們之前創造了某種痛苦的心理狀態,比如貪愛或嗔恨,那麼通過修行,我們會讓它們消失。 它們將不再是“出生、形成、製造、創造”,而是“非出生、非形成、非製造、非創造”。 那將是這樣的狀態 涅槃這實際上是痛苦的“燃燒”。 當痛苦的燃料燃盡時,痛苦就燃盡了,或者說“不是被創造的”(無行)。
“無條件”不是一個東西。
《無條件者》(無行)不是一個東西。 這不是某種“絕對”。 這不是“現實”。 它甚至不是“無為”,因為“該”和“無為”部分都不正確。 它指的是“不創造原本會被創造的事物”。 實際上,它是通過不產生導致痛苦的事物來不產生痛苦。
我想這就是佛陀所說的全部。
傳統的解釋是一種干擾
所有這些關於“無為”的形而上學的東西與佛陀的實際教導方式相距一百萬英里,大概也與他的想法相距一百萬英里。 我想要 了知佛心。 我想以他們看待他的方式看待事情。 擁有一個不是佛陀目標的目標在這方面是沒有幫助的。 事實上,這是一種積極的分散注意力的方式。
將佛陀的教義變成形而上學,會導致我們進入模糊思辨的境界。 它帶我們遠離此時此地。 它使我們遠離我們的直接經驗。 它使我們偏離實際實踐。
我們不需要試圖構想,更不用說努力實現某種被稱為“無為”的神秘狀態。 我們只需要繼續努力,讓貪、瞋、痴消失,讓它們不再是我們內在誕生、產生或製造的東西。 相反,它們不是天生的、不是被產生的、不是被製造的。
說得非常簡單、具體,我們不再造貪、嗔、痴,而是消滅它們。